發布時間:2020-07-29 16:23:28 熱度:
新冠疫情仍在折磨著俄羅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顯示,截至7月27日,該國累計確診已近82萬,且每天均以五千多的增幅上漲。
疫情對于本就羸弱的經濟沖擊巨大。上周,俄央行將基準利率進一步下調25個基點至4.25%。這不僅是俄羅斯央行自4月疫情爆發以來的第三次降息,目前的基準利率也刷新了1991年獨立建國以來的新低。
而在此之前的7月21日,克里姆林宮更是宣布全面調整國家發展目標,將包括降低貧困率、提升預期壽命等民生目標期限從2024年延后至2030年。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放棄在2030年成為世界前五大經濟體的計劃。
計劃流產的背后,是俄羅斯令人悲觀的財政情況。世界銀行7月6日的報告顯示,俄聯邦預算在今年1月至5月期間錄得4066億盧布的赤字(約合400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則錄得了12833億盧布的財政盈余。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的4月,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列舍特尼科夫就在電視采訪時表示,一天的停工就會導致1000億盧布的經濟損失。而審計署署長庫德林(AlexejKudrin)更是預計今年的財政缺口將達到4萬億盧布(3900億元),為近十年以來最大的財政赤字。
而這一系列消極數據的背后,是俄羅斯財政嚴重依賴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出口的結構性問題,以及持續低迷的天然氣價格。
天然氣財源斷流
7月14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下稱俄氣)公布的第一財季數據顯示,俄氣營業收入僅為1.74萬億盧布,與去年同比相比下跌超過24%;凈虧損高達1160億盧布,這也是俄氣十年以來首次出現凈虧損財季。
俄氣的掉鏈子也意味著,天然氣收入在疫情緊要關頭無法對國家財政起到任何幫助。俄氣的營收在過去十年內穩定地保持在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的7%至8%,也是為俄羅斯財政收入貢獻最大的企業。
導致俄氣營收驟減的首要原因,便是在疫情期間連續下跌的天然氣價格。俄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5月俄羅斯天然氣的平均出口價格僅為94.4美元/千立方米,而去年同期的天然氣出口平均價格則高達184美元/千立方米。
據俄能源咨詢公司VygonConsulting的預測,2020年全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價格將穩定在120美元/千方的水平上,僅相當于2006年至2009年能源價格高漲時294美元/千方的四成。不過該價格仍高于1999年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和盧布危機疊加時58美元/千方的價格。
但是不同于經歷過4月價格暴跌之后重新回到40美元/桶的原油價格,受限于歐洲各國已經滿倉的天然氣儲氣設施、連續暖冬、以及夏季天然氣需求低谷等多重因素影響,天然氣價格至今仍在低位徘徊。
荷蘭TTF市場上的天然氣價格至今仍在5歐/兆瓦時(1.8美元/BTU)的區間震蕩,為近15以來的最低點,且無法受益于全球最大天然氣市場――歐盟市場經濟已經全面重啟的利好消息,始終沒有反彈趨勢。
雖然俄氣目前仍未公布第二季度營業數據,但已公布的4月和5月數據顯示,俄氣在兩個月之內共出口天然氣240億方,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1%。據標準普爾分析數據顯示,這一趨勢在歐洲疫情得到控制的6月依然無法逆轉。
6月俄羅斯對歐出口天然氣仍穩定在111億方,同比下跌約20%,這也意味著今年上半年俄羅斯對歐出口天然氣總額僅為654億方??紤]到俄羅斯對歐最重要的天然氣管道北溪1號在7月期間近半時間處于維修狀態,本月的出口數據必定將迎來更大的滑坡。
至于俄羅斯能否在下半年依靠天然氣收入補上部分財政赤字,也不容樂觀。根據惠譽國際的預測,今年全年俄羅斯對歐的天然氣出口總量預計將在1630億方左右,遠不及去年和前年2000億方左右的出口量,這也是俄羅斯近15年以來的天然氣出口最低水平。
諷刺的是,一向不以貴金屬出口聞名的俄羅斯甚至在第二季度通過黃金出口獲得比天然氣更多的收入。根據俄羅斯聯邦稅務局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在4月和5月的黃金出口收入達36億美元,而同時期內天然氣出口收入僅為24億美元,即便加上6月的預估數據,二季度內的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收入也僅為35億美元。這也是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以來的首次。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不過,天然氣價格的持續低迷對于被戲稱為“天然氣罐子”的莫斯科方面而言,也并非僅是負面因素。事實上,天然氣市場的萎靡對于俄羅斯天然氣最重要的對手――液化天然氣以及背后的美國頁巖氣的沖擊更加巨大。
自從美國頁巖氣革命爆發以來,美國液化天然氣就將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尤其是在歐洲這個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市場,美國一直希望以國家能源安全為由推動歐洲各國的液化天然氣再氣化設施建設,以在歐洲市場搶奪俄羅斯管道氣的市場份額。僅僅在2019年,液化天然氣便在全球吸引了至少1960億美元的投資,比前年幾乎翻了一倍。
但是這一欣欣向榮的趨勢隨著天然氣價格的暴跌戛然而止。根據環保研究機構GlobalEnergyMonitor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0年期間規劃建設的液化天然氣項目當前已有61%處于凍結或推遲狀態,其中11個投資額達十億美元以上項目前途不明。匯豐銀行的能源業報告顯示,該趨勢在未來五年也難以逆轉,2025年之前將有更多的液化天然氣項目被取消或推遲。
經濟上無利可圖,是液化天然氣折戟的最重要原因。以歐洲市場為例,全歐范圍的36座液化天然氣再氣化終端的利用率目前僅有不到三成。歐洲最大的能源企業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在6月30日公布的220億美元資產減計中有80億美元歸咎于天然氣資產。
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在疫情期間從加拿大魁北克價值70億美元的Saguenay液化天然氣項目中撤資30億美元。而在歐洲最大的天然氣接受國德國,包括易北河口、不來梅港等三個規劃中的液化天然氣終端也已經全部擱淺。德國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液化天然氣再氣化設備,而這些項目本被視為德國對美國的妥協。此前美國便指責德國在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問題上過度依賴俄羅斯,并將相關參與俄企和德企全部納入制裁名單。
相比于一系列被擱置的液化天然氣項目,天然氣價格的下跌對于美國本土頁巖氣的影響更為深遠。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便是6月28日申請破產保護的頁巖氣巨頭切薩皮克能源公司。1989年建立的切薩皮克時至破產仍是全美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并擁有超過荷蘭加比利時兩國面積之和的土地開采權。
俄天然氣的未來何在?
雖然越來越多的頁巖氣生產商仍掙扎在破產的邊緣,但至少對于大而不能倒且開采成本更低廉的俄氣而言,雄厚的家底足以支持俄氣度過危機,畢竟天然氣的未來仍然長期看好。
英國石油公司在2019版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將天然氣列為未來20年之內僅次于可再生能源的最具潛力新興能源。此前同樣押寶天然氣業務的皇家殼牌也預計天然氣的市場規模將在2040年之前翻一番。
除了應用最為廣泛的取暖和工業用氣之外,天然氣的下一個爆發點則在于發電領域。
歐盟此前已在《歐洲綠色協議》《歐盟氣候路線圖》等多份文件中強調,歐盟將在2050年之前達到能源領域的碳中和。根據歐盟統計局7月24日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歐洲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首次超過化石能源發電比例。
雖然可再生能源已經開始逐步反超化石能源,但是受限于風光發電的不穩定對電網和工業用電的負面影響,彈性更大的化石能源目前仍無法被徹底替代。
而碳排放僅為燃煤發電一半的天然氣發電便是唯一的選擇。雖然天然氣發電技術早已成熟,但此前天然氣高昂的價格使得天然氣發電設施不具備任何競爭優勢。尤其是在燃煤發電大國的德國,柏林方面曾投資7億歐元在多瑙河沿岸的伊辛電站(Irsching)建立了4號、5號天然氣發電機組。該電站在2011年并網之后便因天然氣價格過于昂貴而虧本運營,在2014年天然氣價格最高位時,兩座機組全年的發電量更是為零千瓦時。
隨著天然氣價格不斷下探,天然氣發電逐步變得有利可圖。天然氣發電的盈虧點大約在13.5歐元/兆瓦時,如果考慮到不斷漲價的歐盟碳排放許可證價格,盈虧點將進一步上升至15歐元/兆瓦時。目前維持在5歐至6歐/兆瓦時的天然氣價格使得天然氣發電變得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處于歐亞大陸另一端的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市場。在煤改氣、氫能發展等因素的推動下,2019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高達3067億方,即便是在受到疫情影響的202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預計仍將保持6%的增長,高達3210億方。
在去年年底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正式投產通氣之后,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計劃輸送量已從原先的380億方/年上升至440億方/年,該數字已經與被美國制裁的北溪2號最大輸送量550億方/年相差無幾。
可以確定的是,東線兩線開花的俄羅斯天然氣仍能支持莫斯科很久。